京地铁日客运量下降80万人次 刷卡量升至85%以上
1月6日,《票价改革之北京轨道交通客流影响分析》发布:计程票价实施后,本市轨道交通日客流下降约80万人次,但乘客出行特征暂无明显变化。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使用一卡通的乘客比例从原本的近80%增长到85%以上。购买单程票卡的人数每天减少约17万人次。 7条地铁线高峰依然超饱和 “我从东四站想坐6号线去朝阳门,结果等了2趟车才挤上去。”市民孙女士回忆起本周一早高峰的经历,连连摇头,“总体客流不是下降了么,我一点也没体会出来。” 自从调价后,地铁到底有没有变得松快点?昨日发布的分析报告中首次给出明确答案:1号线、10号线等10条线路高峰小时满载率略降,但仍有7条线路超饱和。尤其是6号线二期和14号线东段开通后,6号线的满载率反增了8个百分点。 目前,高峰小时满载率依旧超过100%的线路分别是1号线、5号线、6号线、9号线、10号线、13号线、昌平线、八通线、4号线-大兴线。昌平线依然是最挤的一条地铁线,满载率高达138%,这意味着每平方米要挤下七八位乘客。 短途和长途客流下降最明显 数据显示,轨道交通日均客流较计程票价实施前下降了约80万人次,降幅约为8%。除了新开通的4条线路客流正在增长外,其余线路客流下降幅度从3%到18%不等。其中10号线客流下降最明显,相当于每天少运了34万人次。另外,受到6号线二期开通分流影响,八通线客流降幅也比较大,达到15%。 到底谁放弃了乘坐地铁呢?交通部门分析认为,短途和长途客流下降最明显。比如6公里以内的出行,客流下降8.8%;4公里以内的出行降低了11.5%。这基本达到了“引导短途客流乘坐地面公交出行”的设想。 乘距超过52公里的地铁客流也明显减少,其中52公里至72公里的客流下降15.2%;72公里以上的客流下降13%。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表示,这部分客流的方式转移情况将成为下阶段研究重点。 平峰客流少了约1成 是谁放弃了地铁出行?显然,大部分通勤族们并不在列。因为早高峰客流同比下降仅3.9%,晚高峰也只下降了8.7%。尤其是20时之后,受到部分公交线路收车较早等因素影响,客流只减少了3.3%。 大部分减少的客流都出现在平峰期。受到票价影响,大约11.8%的平峰客流改换了其他交通方式出行。 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分析,虽然短期内客流量下降,但平均运距、换乘次数、出行时间等主要客流指标特征并未出现大波动,但是随着春节后返城客流增加,乘客对于计程票价适应程度增强,整个轨道线网的客流特征还会发生变化,有可能反弹。 |
-
5月30日,由国际爱乐联合会策划,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详细]
-
艺海游龙蒋基云美术作品展开幕式 5月30日上午10点,由...[详细]
-
今天清晨5点30分左右,在县城龙津路与鹤城中路交叉口...[详细]
-
扭转三种语言学习困境 打造常青藤名校学霸 五月鸣蜩 ...[详细]
-
80后 之窗讯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崔利斯曾讲过:你或...[详细]
-
80后 之窗讯 :美国著名教育家吉姆崔利斯曾讲过:你或...[详细]
-
国文社文艺创作中心首次落户上海,我的驿家人文主题酒...[详细]
-
陶 林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自我的一个高中同学。我...[详细]
-
咚咚咚......锣鼓声声巨响,在北京新东方烹饪学校的操...[详细]
-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