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95后作家石若轩——文凝于心,静拾芳华
![]() 石若轩简介: 95后自由诗人,国文社签约作家,原名石岩,辽宁人,回族,现居重庆。四川省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四川省兴文县作家协会会员,《当代校园文艺》签约作家,重庆市大学生文学联合会干部。作品散见于《文学教育》《小品文选刊》等,曾参与编写《认识现代应用语言学》《冷枪手2》,有诗文集《我是人间惆怅客》于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曾荣获全国大学生“三热爱”三行诗大赛奖项,业余时间为音乐工作室写词,曾获著名作家蒋方舟,人气歌手徐良以及国内知名文化社团国文社社长伍宇鹏的倾情推荐并受到社会各界友人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以诗词、诗歌为载体,尽情描绘了千古江南缱绻缠绵的情意邂逅和烟雨水墨纷落下的哀愁,于今年八月出版的《我是人间惆怅客》发行初始即轰动一时,得到了社会各界友人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近日小编有幸邀约到本书作者石若轩进行一次专访,下面和大家一起细细了解这位95后女孩的风雅世界。 卓而不锋,小荷早露尖尖角 张爱玲曾说,中国的文字有颜色、有声音、有美感、有感情。不同于文学界上同样声名鹤起的其他新生代文学作者,石若轩的低调给人一种才华横溢又安静平和的感觉。读石若轩的书可以看出她深厚的古典文化的功底。 石若轩自六岁起便有自己的文学梦,继承了祖父的诗词创作才华和外祖父乐观果敢的性格特点。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走在路上,她均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当身边的同龄朋友还在为争夺游戏机而闹得不可开交时,石若轩却坐在教室、书房习字学画,写自己的文学作品。她不喜欢繁华城市的喧闹,却独爱幽远宁静的古城和山水,每次身处其中都格外喜悦。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石若轩早早的徜徉于中国古典文化的花园里,尽情享受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熏陶带来的美好和启发,得以使得她有着超乎常人对事物的感悟能力。她说:我与诗词的缘起,似淡墨疏烟,草篆难言,今生今世,似乎在等待一场重聚,一起去见证尘世烟火,情深别离。” 国文社社长伍宇鹏盛赞石若轩为“熏陶在古典诗歌情怀里的现代女孩”。 似水年华,逐梦有涯亦无涯 “石城花语,独上江楼,愿做竹窗雁,与古典岁岁相见。” 当小编向石若轩问道如何形容自己和中国古典文化的缘分时,她这样答道。寥寥数语,却渲染出了千帆过尽,一滴水墨散在江湖里不起波澜,却氤氲山河的感觉,而这也是石若轩笔名的由来,给人一种寂静的,如兼葭秋水,幽谷芳兰般的灵气。 据了解,幼时就怀揣文学梦想,才华横溢的石若轩,文学之路并不是很顺畅,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虽然体质羸弱,几经波折,她说:“身体羸弱本不是我的错,但以此为由,浑噩一生,就是我难以原谅的错误。有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自己很任性,但还是阻止不了自己追求梦想的脚步。”在梦想的旅途中她哭过,笑过,悲伤过,欢喜过,可都不及她心中的感动,而这种感动是最亲、最爱的父母给予的,当她迷失方向时,父母是她的指明灯;当她陷入困境时,父母是她的一缕阳光。在父母的支持下,石若轩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学习写作技巧,在不断的刷新与创作中她淡忘了那些伤痛,也走进了一个离梦想更近的舞台。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正是因为她这种不放弃、不言败的精神,才成就了如今的她。她的作品在各种杂志上发表,还获得过不少奖项,而今自己的新书也已经顺利出版发行,一时间她成为了众人钦羡的才女。西南大学育才学院(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段茂升这样评价石若轩道:“温婉娴静照佳人,阅尽繁华洗沧桑”。 文凝于心,落笔处岁月留芳 石若轩说:“在浮华的年代,需要穿越时空的古韵来稳定人心。” 生活就像一幅画卷,只有多彩的画笔才能勾勒出它的美丽,而人生亦是如此,没有磨练,没有艰辛,怎能写出传奇的色彩。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于一个从小就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熏陶的女孩来说,喜欢琴棋书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真正的要坚持下去,或许没几个人能做到。在石若轩心中一直有一个“才女养成计划”,那就是利用所有的空闲时间学习琴棋书画,坚持文学创作。有计划是好的,但是对于绝大部分的学生群体来说是很难坚持下来,每天连功课都做不完,哪还有时间去学别的。但石若轩却做到了,她利用学习的空闲时间,不断地去锻炼和充实自己的才能。直到现在,她不仅弹得一手好琴,下得一手好棋,还习得一手好书,画得一手好画。琴棋书画样样俱通的若轩真像是一位来自古代的大家闺秀,秀外慧中,令人不由地心生敬意。 ![]() 据悉,近日石若轩还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媒工作室,工作室暂定工作地址为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文化馆7楼,在国文社授权下依托国文社资源以企业宣传、广告发布、图书出版、文学咨询、活动策划、品牌包装的一体化综合性业务,以进一步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文学之路,前行亦是归途,相信石若轩会在文学路上走的越来越远,生命亦会愈加璀璨芳华。 |